享受第一晚在新加坡百樂景園酒店的美人覺💤
9點從飯店出發,太陽已經快大到受不了~
我們跟著Google Map從飯店走路到新加坡有名的小吃-結霜橋叻沙
步行大約11分鐘,加上一出門就迷路可能再多個5分鐘(哈哈哈~
越走太陽越大,開始認真考慮明天要早點出發
到日頭赤鴨鴨的時候就走室內的行程,完美閃避~
百樂景園酒店到結霜橋叻沙
來到鼎鼎大名的結霜橋叻沙,多虧了譚娘娘的方向感
當然要先來合照一張
這裡只賣單一料理,就是叻沙,沒有大小碗之分一,一碗3新幣(約台幣65),份量不大
老闆堅持古早方式用炭火來烹飪,好特別!而且不給拍攝,只好偷偷在周邊拍照
湯頭喝起來甜甜辣辣的,配料有:像甜不辣口感的魚漿
還有跟台灣長的不一樣的蛤仔,紅通通的叫血蛤,有點生的感覺,鹹鹹的
辣醬沾在碗邊緣,照自己能接受的辣度拌進去湯裡
最後是吃起來有點Q的粗米粉?很像台灣的米苔目
是我很可以接受的重口味,會令人懷念的新加坡在地小吃
開胃後,硬著頭皮走進烈日,我們往牛車水前進啦
找到最近的地鐵站-惹兰勿剎,這名字我念得霧煞煞
新加坡地鐵站:濱海市區線DT22-東北線NE4(不用換線,牛車水是一個交界站)
牛車水地鐵站附近一出來,正討論要買伴手禮
就看到騎樓下一間仁源貿易,擺著許多乾貨
其中就有我們身負重任要幫忙帶回台灣的「新加坡肉骨茶」
網路上最有名的兩個肉骨茶牌子
松發是在觀光客最常吃到的口味,胡椒味偏重,喜歡胡椒味的朋友可以選這款
另一款是老闆娘推薦新加坡在地人比較會買回家煮的肉骨茶包
胡椒味沒松發那麼強烈,沒有買過就各買一些啦~
老闆娘們知道我們從台灣來,就問起台灣美食
真是問對人了!於是,譚娘娘執筆、譚姐姐負責分享臉書照片
我呢🤔負責陪另一位老闆娘聊天
又是一個長知識時間,老闆娘提醒我們如果要搭計程車🚕
建議找車身是紅色、藍色的那種,是在地有牌的,有固定跳錶價格
叫車App看得到價格,非常透明化,不會隨意喊價
如果是其他雜牌的計程車,就可能有坑爹的價格
只是這趟行程,我們用不到計程車🚕所以就筆記起來,還沒有實際搭過
提供大家參考囉!或者有了解的人歡迎互相分享
聊完還跟老闆娘們合照😆超嗨~
新加坡牛車水-仁源貿易
老闆娘推薦我們逛完牛車水
可以去吃天天海南雞飯,是當地人也愛的,先收進今日午餐🥣口袋名單
不畏大陽台,看到繽紛四射的建築,在對街就拍起來了
往牛車水的路上,盡是這樣復古,色彩鮮豔的建築
歡迎來到牛車水,捷運站的牛車水英文翻譯是Chinatown,所謂的唐人街-華人區
不過天氣正熱,這條街上我們買了各自的伴手禮,就轉站到天天海南雞飯!
牛車水的伴手禮店超級多,五花八門,在這邊發現神奇巧克力口味-榴槤巧克力
新加坡榴槤巧克力,6盒10新幣(約台幣220,是很親民的價格)
頂著大太陽,幸好新加坡騎樓很多,給了躲太陽的機會
而且騎樓下是空曠的,不會停滿機車、腳踏車堆滿雜物
有足夠空間給行人行走,又能遮陽
從牛車水走到天天海南雞飯
天天海南雞飯果然名不虛傳,正值午餐時間,大排長龍
找好位置後,我們分工合作,一個人負責顧位置
另外兩個負責排隊、點菜,先看看菜單有什麼
我們點了兩個油飯、半隻雞、一份小芽菜
我們只跟店員說要兩個「飯」=油飯
如果要吃單人👤的海南雞飯是叫「雞飯」
不能直接跟店員單說要幾個「飯」,一定要說「雞飯」
以為點錯的我們,反而是店員貼心幫我們解答
因為有半隻雞,加上兩碗油飯配著吃,是夠三個女孩的份量,將錯就錯,聽店員的建議
應譚娘娘要求,天氣熱就是要來杯涼的
買了馬蹄水(馬提水!?喝起來像台灣義豐冬瓜茶?像微糖青草茶?
喜歡飲料的人應該都不排斥
個人是不太喝飲料,尤其是甜的(健康寶寶😂自己說
長知識時間:馬蹄水是用荸薺(ㄅㄧˊㄑㄧˊ)煮成的,又稱馬薺、馬蹄、水栗、鳧茨(ㄈㄨˊㄘˊ)、慈姑、烏芋、菩薺、地梨、芍、馬薯
口感甜脆,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鐵鈣碳水化合物。
它的纖維是球狀的,容易吸附雜物,有很好的清理腸道功能。
參考資料:http://bit.ly/2kh8xTl、http://bit.ly/2kMCoTQ
吃飽我們沿原路準備坐地鐵回飯店躲太陽
路上看見著名的打卡地標,忍不住停在對街拍照>O<
新加坡小印度打卡地標
牛車水附近的詹美回教堂
這邊充滿不同民族的建築風格,有著不一樣的信仰,無違和共存在這片土地上
新加坡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
不禁想起台灣也是如此,依循歷史軌跡,有荷蘭、漢朝、清朝,日本一直到現代
這些有歷史淵源的建築,除了原本的實用性,甚至已經超越藝術,是留給後人的見證
到飯店吹著舒服的冷氣,決定去享受飯店的游泳池~
泳池不大,跟餐廳同一層樓,有設置廁所和大浴巾提供客人使用
即使出國玩樂,也不能忘記運動,當作跟呼吸一樣自然的事情
而且多動一點可以多吃一點(哈哈哈這才是真正的目的吧~
泳池邊有外國人穿著比基尼,坐在池邊做陽光浴,看著書~何不是人生一大享受
看著看著心情更放鬆了,我們平時辛勤工作,不就是為了這一刻嗎
給自己一個完全不被任性的時間跟空間,只做想做的事,走想走的路,看想看的風景
運動後神清氣爽,譚娘娘們也在房間充電完畢😴
出發總有個方向~走!我們去濱海灣花園
從地鐵:花拉公園站FarrerPark(紫線NE8)到牛車水Chinatown(NE4),轉藍線到海灣舫Bayfront(DT16.CE1)
我們發現新加坡地鐵站雖然刷卡出站到地鐵出口都要經過很長的走廊,不過因為走廊上依然是冷氣舒服的溫度
沒有地下道那種悶熱感,也就不會讓人有為什麼離出口這麼遠的厭世
出地鐵站後會先看到像假日市集的攤販,有些手作品和紀念品
還有售票處,我們打算找個好位置觀賞每日19:45、20:45的天空樹燈光秀,單純逛花園看天空樹是不需要購買門票的
原本就沒有計畫要上天空步道
也許下次就會選擇站在天空步道感受不同高度和角度的天空樹
我們邊散步邊往天空樹的方向前進,照著部落客推薦的拍照角度,尋找一個好的視角
在這邊能夠看到有名的濱海灣金沙酒店及摩天觀景輪
最後來到天空樹周圍,一處能夠看盡9成天空樹的石階上
燈光秀節奏感搭配恰恰好的背景音樂🎵,還有推廣新加坡觀光的元素在音樂裡面
可以感受主辦單位的用心~大飽眼福~
帶著滿足的心,繼續散步回地鐵站,意猶未盡的看著天空樹、遠眺金沙酒店~
看這花園特別的造景,愉快的繼續我們的旅行~
今天的好戲可還沒走完!
進入重頭戲之前,當然要先填飽肚子
下午游泳後,又走了好多路來看天空樹~當然要補充一下體力
於是我們來到「亞坤吐司」
橘線濱海舫站Bayfront(DT16.CE1)搭到紅線濱海灣站MarinaBay(NS27),接佛萊士坊站RafflesCity(NS26.EW14)
三個人Share~點了一份套餐(新幣4.8元):四組咖椰吐司、一杯美祿、兩顆3分熟蛋
吃法很特別,拿清醬油淋在生蛋上面+胡椒粉,當成醬料,拿起咖椰吐司沾著吃
一開始我們先嘗試生吃醬料(Oh~覺得不行~好生~口感像豆花又太水了🤭
亞坤咖椰吐司配料
亞坤是第一個到新加坡吃的咖椰吐司,綠綠的醬中間夾著微冰有鹹的奶油
在甜度與鹹味之間抓到平衡,加上烤得剛好酥脆的全麥吐司~ㄎㄠˊㄎㄠˊ
原來咖椰是用椰漿+雞蛋🥚+白砂糖製作而成
有些店家的咖椰醬偏綠色是因為有加入班蘭葉,一種天然調色
部分呈現土咖啡色,可能就沒有班蘭葉調色,屬白砂糖煮過的焦糖色
有興趣的人也可以自製咖椰醬,不用特地跑到新加坡或馬來西亞嘍
肚子滿足後,進入今天的重頭戲「1+Altitude 」空中酒吧
沒去過酒吧的兔牙貓,腦袋浮現電視常上演的在暗咪摸的舞池中人山人海的蠕動?!
結果!才不是勒!
在一樓櫃台人員先說明消費方式
現場價,一個人45新幣,可任選2杯飲料,有酒精或無酒精的任意搭配
我們選了3杯有調酒/3杯水果茶
點好後,服務人員就會引導到搭電梯的地方
光是搭電梯,我們就瘋了~一路抵達62準備63的那一樓
(哈哈還沒跳63就迫不及待按快門了
電梯裡的服務生都好高壯,小女怕怕😱
到63樓第一個能感受的是風很大,為燥熱的夏天帶來大大涼意
我們走樓梯到高二樓平台先找位置,有空位就能坐
飲料要拿著一樓櫃台給的單,到吧台給調酒師,會現場調給你
我們分批到櫃台拿6杯飲料
每一杯的顏色都美美的~適合乘著風享受夜景的時刻
團遊的好處就是分母比較多,可以點比較多樣的口味
大家一起Share~都能試試不同的味道😋
調酒不會有濃烈酒味,讓不太喝酒的兔牙貓勉可接受
不免俗的我們還是要拍照📷啦~
這樣63樓的景~配上美酒🍷再來三位美人兒,毫無違和(哈哈哈都是我自己想像的
我這邊有酒🍸你有故事嗎?
接著,我們來說一個發生在新加坡1+Altitude空中酒吧的故事
每張呈現在大家面前,令人驚豔的網美照背後
都有一群辛苦💦的工作人員(打光小妹
故事講完。
做為今天的Happy Ending,致敬所有幕後人員👏🏻
1+Altitude的空間不算很大,景觀台中間真的有舞池
但不是我想像的那種暗咪摸,而是打著啵亮舞台燈
還真的有外國人就在舞池嗨跳起舞來💃
360度的景觀台,可以隨你喜愛挑一區欣賞
或者碰運氣看哪裡有空位,其中一面是站立區,只有桌子沒有椅子
每一面能看到的景點不盡相同
我們開始回顧去過的每一處,大部分集中在市區附近
地鐵🚇都能到的,真的很便利
有酒精的Push,上了捷運,我們又發嗨拍起照來😂
回到飯店一陣昏迷的洗完澡🛀
就倒頭呼呼大睡💤
明天見啦~我們的新加坡Day3👋🏻
以下有這次新加坡旅行的訂票資訊ℹ️
分享給要去新加坡的你們參考☺️
濱海灣花園+空中走廊門票:https://whitehippo.net/2Zyev
濱海灣花園花穹霧林冷室門票:https://adcenter.conn.tw/2ZyfC
1+Altitude空中酒吧門票:https://whitehippo.net/2ZyfX
歡迎大家加入Line@獲得兔牙貓的第一手訊息
留言列表